每當面對這個問題,如果回答說除了多看書多做練習外沒有其他的什么辦法,總是會讓他們覺得不滿意。是啊,誰不知道要多看書做習題才能考得好,關鍵是怎么樣看,怎樣做的問題。
第一、自考生要了解課程性質,擺正學習心態。
應該說這是很大程度上決定自考生能不能正常畢業的重要前提。想參加某一方面的學習之前,肯定需要對這個項目做一些初步的了解,權衡一下自己的各個方面,比如為什么學,什么時候學,對工作有哪些好的或不好的影響,學完后對自己的哪一方面有提升,是為了興趣還是為了證書而學,如果是為了考證書同時還需要了解一下考試的安排和證書的權威性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下定決心學習后,態度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也會有了一個初步的目標。切記,心態一定要平和輕松。本來大家都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壓力本就不小,沒必要再給自己太多的壓力,通過也好,通不過也好,心態要好。很多考生前幾天才考完試,現在就會迫不及待的上網去查成績,其實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不可能這么快就公布成績的,但就是控制不住想早點知道有沒有通過。這也是考試心態不夠平和的表現。
第二、自考生要培養學習興趣,了解考試計劃。
既然是下定決心學習的知識,不管是為了興趣還是功利,都需要培養一種學習樂趣,要開心快樂的進行學習。試想,不管開不開心都得去學去考,痛苦著學習和快樂的學習,效果是明顯不一樣的,為什么不干脆快樂一些呢,實在不行考生就發揮一下自己的想象能力,想象這本書看懂學好后,能夠給自己帶來多么美好的前景,能夠讓自己在工作上發揮更大的優勢……等等,雖然有些夸張,但確實有是一些作用的。
考試計劃的安排也是需要注意的,雖然自學考試的獨立班目前還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但是在別的班發生過,比如會計初級職稱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網上報考,然后去確認報考,第二年五月考試。有少數同學誤以為網上報考完成后就沒事了,沒有去相關考試中心現場確認報考,導致學了四個月的課程派不上用場,而下次考試又是一年之后了……發生這種問題,不但沒必要,而且造成的損失太大了。
第三、自考生認真聽課做題鍛煉自學能力。
盡量安排出上課的時間聽老師講課,這是保證快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知識點的最快捷方法;蛟S很多同學已經具備了自我學習的能力,但是如果聽過一遍課后效果會更好,碰到記憶模糊的知識點,就會很快在腦子里回想起老師講課時關于這個知識點的講述,快速搜索到相關知識點的鏈條,從而順利進行試題回答。
當然,這需要在上課期間認真聽了課才行,否則是沒有這種效果的。既然老師能夠站上講臺,肯定是有他的優勢和強項。有的老師可以主動帶著考生的思維走,只需要被動的接受就可以,讓自己感覺很輕松,但有的老師就需要考生自己積極地適應,主動的集中精神才行的。
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課后自學,沒有老師在教室講課,這就需要自我學習了。其實這種能力是可以漸漸培養出來的。
書到底怎么看,有些同學考完考試之后,教材還幾乎是新的,這很難想象他們能順利通過考試,
如果教材看累了,還有時間就做做練習題。這同樣也是讓大腦休息的一種方法,而且可以鞏固前面看過的內容。不過我考的本科專業里有好多科是沒有輔導書,而且在網上到處都找不到資料或歷年試題的,也就只能繼續看看書,或者自測。
第四、自考生要學會學習資料的使用。
網上自考的資料非常多,但串講資料的質量卻相去甚遠,有些是教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有些是自考同學自己整理的重點筆記。
一份資料的優劣并不取決于整理者的水平,而更多是取決于這份資料對整理者的意義,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時候自考同學整理的資料反而比上課老師給的資料更“好”,無非是多用了一些心思而已。
而如何分辨資料的好壞,以免浪費寶貴的時間,就成了自考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對于資料的好壞,分辨起來很簡單,拿出整理好的考試重點分布表(一般在輔導書和考試大綱上都能找到),看一下這份串講的涵蓋情況,如果有一份資料如果他的內容涵蓋了一次考試90%的內容,這是否是一份好資料,他可甚至可能不如一份只覆蓋每次考試70%內容的一份資料,因為使用這種資料復習的風險太大了,萬一資料有些偏頗,情況就很糟糕了。
雖然總結精簡是必要的,但有時候也不能一味求簡,這樣很可能本末倒置,反而加大了考試的風險。根據考生已經整理好的分布表與串講資料對照,把該補充的知識要點,畫在書上或寫在旁邊,如果地方不夠可以寫了貼在旁邊,就樣就可以勾劃出全書所有的考核重點,通過這種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內容剔出去,將為背記打好了堅實的基礎。